AIGC游戏:内容生产、语音交互等领域已应用AIGC,核心画面仍需人工加入

AIGC游戏行业

内容生产、语音交互等领域已应用AIGC,核心画面仍需人工加入

2024年开年,网易旗下的无限流言情手游《世界之外》成为“黑马”。但鲜少有人知道这款游戏的很多对话和美术都由人工智能生成。

“初期这个项目(《世界之外》)在内部优先级不高,甚至已经到了‘待砍’的边缘,但游戏的主策划四处奔走,坚持要把这个游戏发出来。这个团队人很少,所以这款游戏的很多人物和对话都是AI生成的。现在这个题材爆了,又紧急配了不少人,开始美化和修饰。”游戏行业资深运营林函(化名)向记者透露,他曾经服务过多家主流游戏大厂。

网易2024年财报显示,旗下《逆水寒》《蛋仔派对》等游戏大量使用AI技术。比如,基于伏羲人工智能模型的《逆水寒》手游中,融合了高智能NPC(非玩家角色)、AI捏脸、AI作诗、AI作画、AI大宋头条等。《蛋仔派对》则提供了具有AI算法的用户内容生成工具,能够降低用户制作地图的门槛,目前该游戏地图总数突破了1亿张,单张地图最高游玩次数超1.2亿次。另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,目前不少游戏公司已经在研究将AI用于3D建模的不同方向。

据林函介绍,目前的主流游戏厂商,在非核心内容上都使用了AIGC,主要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:其一是游戏内容生产,包括图形、图像生成,游戏剧本创作,NPC智能生成等,甚至有的游戏中90%的过场图都可以用AIGC再结合一些人工优化生成,这是降本增效的方式;其二使用AI对话和语音交互,比如根据游戏策略和人物属性,给NPC生成语言包,让他更有交互和情感属性;其三是在商业投放的过程中,用AI来预测和模拟部分玩家的行为,从而更好地调优商业化数值。

“只要生成的底图比较正常,操作动作不要太夸张,就可以用。”从事游戏AI技术的陈星(化名)说。目前文生视频模型还停留在“4秒时代”,陈星认为,市面上的Pika、Runway等模型只能生成Gif图(图形交换格式)效果的内容,这些只能用在游戏“稍微动一点”的地方。

但涉及游戏较为核心的画面则需要人工加入。陈星表示,目前Sora最多能生成一分钟的视频,比较理想的使用场景是,如果需要制作5至10分钟的长CG(计算机生成图像),需要通过不断调整提示词,生成一些较为满意的片段和镜头,再通过人工的剪辑让这些片段看起来“更连贯些”,但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,很大部分片段无法直接使用,造成更大的成本和算力浪费。

但陈星认为,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独立游戏的开发者和小工作室是利好的,以前独立游戏里没有的CG、过场动画和3D模型等,现在都可以有了。因为这些内容是逐帧渲染出来的,非常耗时耗钱。”以游戏PV(游戏宣传视频)为例,一段高质量的PV视频起码花费数百万元。

但从事游戏项目用户增长的张青(化名)提示,如果在二次元、MMO(大型多人在线游戏)、SLG(策略类游戏)等强调美术和内容质量的游戏中,直接使用模型生成内容容易招致玩家反感。他认为,这类游戏如果使用模型生成内容,“可能用在比较细微的地方,不太可能用在主线过场动画或主要宣传的视频,比如PV”。

据伽马数据《中国游戏产业AIGC发展前景报告》,在中国游戏营收TOP50游戏企业中,已有64%的游戏企业明确布局AIGC领域,并有实质性动作。已布局企业中,有27家企业已将AIGC投入到了游戏研发、营销、运营等游戏产业全流程应用层面;12家企业运用AIGC相关技术为其他行业或企业提供解决方案;9家企业则选择重点布局数字人、元宇宙领域。